校园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特辑】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青春扎根基层 实践书写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号召,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以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为抓手,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着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5年暑期,学院组建110支实践团队,动员近900名师生奔赴十余个省份,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实践调研,活动获中青校园、学习强国、中国网、安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一、强化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做好活动保障

学院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精心设计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指导大会,开展安全培训,鼓励学生就近就便、属地实践,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邀请学院专任教师围绕选题、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报告撰写、实践成果转化路径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往年实践经验,讲解申报流程注意事项,并开展新闻稿写作及摄影技巧培训,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同时,为保障实践高效推进,学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交流群,精准对接实践需求,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此外,还设置专项资金,为实地调研的师生购置保险、定制实践服装,全方位保障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强化思想引领,多元施策上好“大思政课”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暑期上好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组织50支实践团队、350名师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实践。“金寨精神传承队”前往金寨县,沿着红军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红军烈士墓园等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茗链皖山行”队走进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在数字展馆通过VR技术“重温”革命历史,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提升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意见建议,以实际行动书写“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奋斗篇章;“小岗精神我传承队”走进小岗村村委会、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大包干”红手印带头人之一关友江先生家中,触摸改革印记,探寻小岗村敢闯敢试的精神根源,感悟奉献精神,读懂乡村新发展的初心与坚守。

三、强化学科赋能,多维发力服务乡村振兴

为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在2025年暑假组织开展“数实融合促消费,智赋乡村助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建60支团队,吸引近600名师生参与。引导学生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探索创新路径,以科学调研破解农产品上行梗阻、县域消费活力不足、乡村文旅资源开发滞后等现实难题,切实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形成实践方案,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榴光溢彩队”扎根怀远县,针对石榴产业仓储不足、物流损耗高的痛点,提出“冷链网点扩建+电商直播助销”方案,助力“田间果”变身“网销货”;“助农兴乡队”深耕砀山县,通过整合资源塑品牌、搭建大数据平台优供应,推动砀山梨产业附加值提升,优化产品供应与配送体系,提升砀山梨产业综合竞争力,让“乡村味”接“数字轨”;“智数兴乡队”走进安徽康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基于企业实践经验,团队建议县域餐饮企业优先引入食材溯源系统,在乡镇便利店设置“数字订货终端”,方便村民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激活县域消费潜力。

近年来,国贸学院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推动思政引领、专业教学、学科优势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将教师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育人动能,指导学生把实践成果凝练为调研报告、创新方案。此次暑期实践是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学子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真实写照。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国家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国贸力量”。

(文:张诗瑶;图:国贸学院;审核:杜斌 王秋祎;编辑:谭婷)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