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职工
考生
校友
访客
书记校长信箱
智慧校园
AI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校区分布
校园风光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党政部门及工团组织
教学及教辅机构
研究机构
后勤(医疗)服务机构
合肥高等研究院
其他机构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留学安财
海外学习
教师交流
港澳台事务
公共服务
智慧校园
安财校历
电子资源
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
建站服务
一卡通
域名服务
电子邮件
安全卫士
vpn专网
认证计费
校园云盘
微软正版化
教育技术服务
综合服务
电话黄页
档案信息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学术期刊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2025.04.18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我校陈若愚副教授理论文章
4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05版刊发了我校金融学院陈若愚副教授的理论文章《以绿色金融助力全面绿色转型》。文章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绿色转型”是绿色发展的新阶段,更加突出全局性。在中国人民银行确立的金融服务绿色转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政策思路基础上,金融服务仍需进一步提升整体质效,让金融服务更加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需求相适配,这既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金融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遵循。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绿色金融助力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就是要在过去个别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成功的基础上进入...
2025.04.15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梁中教授理论文章
4月14日,《光明日报》第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版面刊发了我校梁中教授的理论文章《加快培育绿色智能的算力产业生态》。文章指出,在算力需求日益多元化、弹性化和高性能化的趋势下,加快培育绿色智能的算力产业生态,持续提升算力整体能效、碳效和算效水平,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座、推动我国算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现将全文转载如下:加快培育绿色智能的算力产业生态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核心力量,正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
2025.04.15
学校举办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
4月12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市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会计基础理论创新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构建”。校党委副书记张亚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储德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峰出席研讨会。来自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40多所院校的112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期刊编辑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由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高利芳教授主持。张亚新和刘峰分别致开幕辞。张亚新向参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
2025.04.15
【“大千讲堂”系列讲座之六十八】朱小能教授作“macroeconomic belief distortions in bond returns”专题报告
4月10日下午,“大千讲堂”第六十八讲在龙湖东校区博文楼606会议室开讲,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小能教授作题为“macroeconomic belief distortions in bond returns”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颜晓旭主持,各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朱小能首先系统回顾完全信息理性预期理论在资产定价领域的相关文献,并认为此框架已难以解释债券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异象。基于1983年至2022年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及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朱小能构建了包含宏观经济预期偏差的债券收益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利率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宏观经济预期偏差仍能有效预测债券收益率的变动。朱小能创新性地从宏观经济预期偏差视角切入债券定价研...
2025.04.03
我校举办“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系列讲座第三十、三十一讲
4月2日,由校科研处、研究生院、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系列讲座第三十讲、三十一讲在东校区明德楼118教室举行,科研处副处长肖仁桥主持讲座,相关学院15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第三十讲为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长效机制与路径研究》结项成果报告。报告主要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科学评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分别从动力机制、补偿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四个维度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长效机制;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优化路径与制度保障,最后系统总结本项目研究主要结论,并提出相...
2025.03.31
我校获批202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项
近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获批立项30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8项,青年项目17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开展创新性研究,积极对接安徽省“七个强省”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名单序号姓名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学科项目编号1 周蕾重点项目安徽省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实践探索与企业韧性提升机制研究管理学AHSKD2024D0042 徐伟重点项目徽商老字号新国货转型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管理学AHSKD2024D0053 李强重点项目环境政策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理...
2025.03.25
我校棉花科研团队赴中华棉花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
3月20日,我校棉花科研团队与中华棉花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棉集团副总经理韩金、中棉集团邯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等出席座谈会,校科研处处长方鸣、副处长张大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朝新、计算机系主任周万怀及棉花团队成员徐守东、李庆旭、李浩等参加座谈会。会上,韩金就前期合作共建平台相关工作给予回应,对下一步推动双方的战略合作充满信心,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好学校优质的智力资源,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进一步支撑和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鸣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对棉花科研团队的历史沿革、现阶段平台和团队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重点说明,并就双方合...
2025.03.24
我校举办“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系列讲座第二十八、二十九讲
3月19日,由校科研处、研究生院、校团委联合主办的“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二十九讲在西校图书馆103教室举行,科研处副处长肖仁桥主持讲座,相关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讲座。第二十八讲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20年代中国“新学制”改革与地方因应研究》结项成果报告,报告完整呈现“新学制”酝酿、讨论、试行、颁布、施行的动态过程,并重点关注地方如何因应“新学制”改革,以期增进“新学制”改革全貌的理解,加深对北洋时期教育界的认知。第二十九讲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经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培育研究》结项成果报告,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社...
2025.03.13
我校与安庆市鑫益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3月12日,我校与安庆市鑫益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在安庆市大观区举行。安庆市大观区副区长、安庆市科技局副局长储艺,安庆市科技局、安庆市纤维检验所、安庆市大观区科技局、安庆市鑫益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部门及企业负责人,校科研处处长方鸣、副处长张大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朝新、计算机系主任周万怀一同参加签约仪式。 仪式上,方鸣与安庆市鑫益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狂飙共同签署协议,并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授牌,刘朝新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授牌,校企双方围绕基于AI、计算机视觉、光谱分析技术的纤维测量与羊毛各项指标测量研发项目,就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共建、设备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
2025.02.28
我校一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
近期召开的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我校科研处涂多扬老师撰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入选。会议公布的2024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共44篇,其中高校独立报送的入选成果仅2篇。此外,蚌埠市委统战部入选的3篇成果中,有2篇为我校教师牵头撰写。据悉,校党委统战部将根据《关于征集评选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研究成果的通知》精神对入选成果予以奖励。(撰稿:党委统战部 葛瑶;审核:党委统战部 孙涛)
2025.02.24
《安徽日报》刊发我校陈若愚副教授理论文章
2月18日,《安徽日报》第6版“思想周刊”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刊发了我校金融学院陈若愚副教授的理论文章《以耐心资本引领“四链”融合发展》。文章指出,耐心资本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安徽要以耐心资本为纽带,通过资金链升级驱动四链深度融合,依托制度保障形成“科技突破—产业转型—金融反哺”的可持续生态闭环,优化要素资源协同配置,构建高效创新生态系统,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耐心资本引领“四链”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强调“完善金融支持科技...
2024.12.31
科研处党支部看望慰问社区困难党员
12月31日下午,科研处党支部前往蚌埠市龙子湖区解三社区看望慰问社区困难党员,科研处副处长张大洋等支部党员参加。张大洋一行先后来到社区困难党员蒲金城与任玉中家中,向他们致以节日祝贺和亲切问候,并详细了解其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和子女就业等情况,悉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与需求,希望社区能够多关心困难党员,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科研处党支部将继续发扬关心关爱困难党员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和生活上给予困难党员同志更多关心帮助。(撰稿/摄影:科研处 凌帅;审核:科研处 方鸣)
2024.12.30
学校举办安徽省社科界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
12月27日至28日,由我校与安徽省社科联主办,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者协会、安徽财经大学社科联和蚌埠市社科联承办的安徽省社科界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在蚌埠举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储德银、王兵出席开幕式。青年学者导师、青年主讲嘉宾和青年学者代表等近200人现场参加论坛。论坛由王兵主持。储德银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两大发展战略...
2024.12.18
朱道才教授研究团队成果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近日,朱道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碳’索世界未来”研究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粮食安全融合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形成两项研究成果,《深入推进农业碳汇产业化 加快生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广应用绿色低碳稻作技术 “碳”索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新路》分别获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副省长肯定性批示。研究报告指出,农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更是巨大的碳汇系统。推进农业碳汇产业化,让农业生态红利转化为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践行,也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生成的重要路径。我省是粮食大省,开展区域性水稻绿色低碳栽培技术模式集成优化与规模化示范,通过碳汇指标...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60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15
跳转到